近年来,学界对影响中国当代发展的理论思潮的探讨不绝如缕,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视角和论域,就该论题进行了理论建构,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而对这些理论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我们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样态,洞察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3月9日下午2点,best365网页版哲学系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聂锦芳教授做了题为“影响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思潮及其社会效应”的专题讲座。best365网页版党委书记马晓彬及哲学系全体研究生、博士生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哲学系副主任马文保教授主持。
讲座中,聂教授讲到影响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潮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它们社会效应表现在诸多方面。聂教授首先分析了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热兴起的始末及存在的问题。聂教授认为客观上而言,国学热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使更多的民众接触传统文化。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市场效应,有特定价值旨归和思想倾向的儒家思想被阐释成“心灵鸡汤”,激发的后果是,相当多的人更加认同中国现代化的前景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聂教授认为,反观传统文化热,功利考虑超越了冷静分析,他人观点左右着自我倾向,热忱超迈理性,思想越界学术,的确是过“热”了。而从其思路上看,把中国的现代化问题片面化为文化问题,文化的建构又被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复兴问题,这种思想进路是存在问题的。当然,聂教授认为,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对它进行研究的意义。
对于自由主义的社会思潮。聂教授提到,在最近30年国内西方文化研究显得相当活跃,这一领域的研究显现出中国哲学界渴望了解世界哲学、与世界哲学对话、并参与到世界哲学未来形态建构中来的强烈意象。继而,聂教授指出,我们绝不低估西方哲学研究的实绩和这种研究对现代化进程中重新思考意识形态位置和建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意义,但是当回首近30年西方哲学研究的历程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感到诸多隐忧:其一,我们是在对西方现当代哲学发展整体概貌缺乏宏观把握的情况下,主要是从某一流派、某一人物出发,进行研究,这就产生了许多关于某些流派、人物研究的专家,但鲜有能站在比研究对象更大的范围和更高条件下对其进行透视,从而有效地把握西方哲学和思潮发展大势的论者。其二,放弃批判立场,无原则地服膺和接受。其三,一些论者还试图以西方文化来整合、批判、统摄其他形态的文化,建构中国的哲学形态。最后,聂教授指出,中国的发展不是离开世界现代化潮流而独辟蹊径,而是最终要以自己的身姿、速度和特色在这一潮流中扬帆、弄潮。因为中国与西方在现代化路数和作为其理论表征的哲学或文化方面是不同的,二者是异质的。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聂教授认为,除了中国传统哲学与外国哲学研究,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情况更为复杂一些,但是随着中国进入转型时期,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由定于一尊走向多元。聂教授认为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三种语境中被理解和使用的。一种是“政治话语”,即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中国建党立国的思想理论基础,政治家们仍然高举这一旗帜,确保了中国政治发展方向。另一种语境是“传统观念”,即把马克思主义流传过程的一种特定形态误为马克思主义本真进行理解和阐释。第三种语境是“学术对象”,强调今天的马克思研究是要回到学术层面,真实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把他的文本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来进行探究的。应当遵循学术研究的一般原则和路径,不预设结论,进行客观性研究和分析。
基于以上对三大思潮的探讨,聂教授认为分析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整体格局,剖析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特征和趋势,对于研究者来说,需要摈弃各种成见、偏见、避免情绪化地做评判;要在三者的融通、会合方面做更多的工作;要遵从科学和理性,不放弃原则和立场,但同时需要培育一种有容乃大的哲人气度和风范。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首先属于历史,而不是当代,在现实生活中它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不可能构成当代文化的主导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始终处于“复兴”梦幻与“原生”优势之间的两难困境。
同时,进行哲学建构,绝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情,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努力。未来的哲学形态必须靠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积极进行理论思维和建构,然后在此基础上由专业哲学家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和表述。因此,这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的文化工程。马文保教授就讲座要点进行了总结,就重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思想。
在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准的提升只能依靠它的学术性。每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都应注目于现实、关注时代、社会的重大问题,着眼于社会的整体进步与人类的全面发展,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就相关问题与聂教授进行了交流,讲座氛围十分热烈。
聂锦芳教授简介:
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1998调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其研究路向新颖而独到,近年来发表的大量关于马克思原始文本、文献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详细解读和深入分析,填补了这一文本研究的空白,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从文本、文献的角度对马克思思想重新进行的梳理、阐释和评论,有助于矫正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读和曲解,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准,是国内这一领域“文本研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供稿:马源